中国半导体行业上市公司风险盘点

2024-09-29 22:22:57 81 Admin

编者按:本文来源微信公众号罐头财经研究所,作者糜叔 ,悉地网经授权转载。

最近这一周A股受到美利坚川普大统领的惊吓,沪深300跌了8个点,但是不少半导体上市公司却在逆势上涨,走出一波反向行情。这里边的逻辑其实也很简单:中国的产业升级之路不会因为外部压力而停滞不前,中国半导体厂商必将通过产业升级之路改变受制于人的困境。

当然,理想很丰满的,半导体产业投资大、研发难度高、盈利周期长,投资者也需要炼出一副火眼金睛来,才能选出那些在与国际巨头博弈中不断成长的优质半导体上市公司。

今天糜叔带大家梳理一下。

行业按照工艺流程,半导体行业可以分为四大环节:生产材料、IC设计、加工设备、代工/封测。

图:半导体行业蛋糕

首先说IC设计厂商,也称为Fabless。国内厂商中华为海思在手机芯片、紫光展锐在通信与物联网芯片领域都处于行业前列。可惜这两家没有上市。上市公司当中汇顶科技的指纹识别芯片已处于世界突出水平,并成为亚马逊Kindle、华为、小米、VIVO等设备的供应商。但是整体而言,国产IC设计厂商相对于高通、三星、恩智浦等国际巨头,还有很大的差距。

糜叔罗列了部分突出的国产IC设计上市公司,并按照2018年归属净利润排名。请横屏观看。

可以看到,头部的汇顶科技、兆易创新、紫光国微三家公司无论是营收、净利润、净利率都处于领导地位。

半导体的主要原材料是硅。硅也就是沙子,地球上多的是。但是要把沙子变成高纯度的晶圆,就不是那么简单的事了。要在晶圆上刻蚀出极高精细度的芯片,需要大量极高纯度的材料和复杂的工艺。这些材料包括硅片、封装基板、光刻胶、高纯溅射靶材、湿制程电子化学品、感光油墨、抛光垫、清洗液、特种气体等等。每一种材料都有着极高的技术和工艺门槛,售价也无比昂贵。那么,A股从事半导体材料生产的上市公司有哪些呢?

可以看到,生产基板的深南电路,和生产硅片的中环股份这两家头部半导体材料公司2018年净利润都超过6亿。而生产特种气体、光刻胶的南大光电,和生产抛光垫、清洗液的鼎龙股份两家公司净利率都超过20%。专注于光刻胶生产的强力新材净利率也逼近20%。

生产材料有了,下面就是生产设备了。半导体最重要的生产设备包括光刻机、刻蚀机和薄膜沉积设备这三大类。其中,光刻机技术掌握在荷兰ASML手中,英特尔、台积电、中芯国际都需要向ASML采购光刻机。

中国半导体设备厂商上市的不多,主要是长川科技和北方华创。长川科技主要产品为测试机、分选机、探针台、自动化生产线,主要供应给下游封装/测试企业。而北方华创主要产品为刻蚀机、薄膜沉积设备(PVD、CVD)、清洗设备等,主要供应给芯片代工企业。但是相比国际上突出的7纳米生产设备,北方华创目前只能生产28纳米生产线,目前还落后几个代差。

有了设备,厂家就可以加工、封装、测试芯片了,这就是半导体的生产环节。国内半导体代工企业领军的是中芯国际,但是与台积电这样的全球领军企业相比,规模仅有十分之一。而且中芯国际刚刚突破12纳米工艺,而台积电5纳米工艺即将量产。但是我们相信,随着国产半导体厂商的兴起,这个差距会逐步缩小。

长电科技是国内半导体封装/测试龙头企业,去年营收达238.56亿元,可惜净利润是负的,且连续三年扣非后净利润为负。华天科技和通富微电营收都在70亿出头,但前者的净利率却是后者的3倍。两者都处于合理的风险区间。

整体上看,国内半导体行业上市公司在全球处于中上游水准。半导体是知识密集型产业,越来越多的海归学者、业界精英回到中国,创办企业并走上资本市场,比如生产高纯金属溅射靶材的江丰电子,其创始人姚力军创业前曾先后担任霍尼韦尔日本生产基地技术负责人、霍尼韦尔电子材料事业部中国区总经理。此外还有国内本土的杰出学者,如南大光电创始人之一孙祥祯教授曾任南京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系副主任,国家863计划新材料MO源研究开发中心主任,是中国MO源权威学者。强力新材创始人钱晓春曾任南京农业大学化学老师,通过扎实的技术研发突破德国化学巨头巴斯夫的专利,成为PCB和LCD光刻胶主流供应商。有这样的学术领军人才,中国半导体产业崛起只是时间问题。

Copyright © 悉地网 2018-2024.All right reserved.Powered by XIDICMS 备案号:苏ICP备18070416号-1